每日讯息!《论语的生活智慧》:壹、学天篇:11、父在观其志 | 曾仕强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  时间:2023-06-05 07:07:42

学天第一


【资料图】

父在观其志

子曰:“父在观其志,父没观其行(xìng)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①,可谓孝矣。”

主旨

孔子对于“孝子”的具体标准。

注释

①“无改于父之道”是说不改变父亲在世时的言行原则。

今译

孔子说:“父亲在世的时候,观察做儿子的志向。父亲不在世了,便观察做儿子的行为。在守丧的三年当中,能够坚持不改变父亲在世时的所有言行原则,就是孝子。”

引述

子女为父母所生,却不为父母所有。子女想做的事情,不一定要和父母一样。但是,为社会人群做出良好贡献的志向,应该是相同的。所以父母在世时,子女应该学习父母的正当志向。等到父母逝世以后,还应该保持父母所教导的正当行为。至少在守丧三年期间,能够坚持不改变父母在世时的言行态度。

现代人不可能守丧三年,但是孔子对于孝子的要求,迄今仍然具体可行。学习父母的正当志向和言行态度,原本就是家庭教育的重点。在家学做人,到学校充实知识,成为现代人的基本教养。继承父母的志向,秉持父母的言行态度,可以形成坚实的家风。如此世世代代传承下去,人人不忘本,必然形成家庭教育的强大力量,可以确保子弟血浓于水的共识。

自我要求

(一)一般家庭,父母的志向未必十分明确。子女能不能继承,实际上也不十分重要。孔子这一番话,应该是针对那些在政治上、经济上或社会上负有重责大任的家庭所言,目的在于促使这些家庭的子女,在继承父业时,要特别重视经营理念的持续发扬光大。

(二)继承大业时,先依据先人所遗留的理念,至少试行三年,完全了解其中的奥妙后,再做出合理的调整,这才是孝道的表现。

(三)一般家庭,要看父母的志向是否正确,再决定应不应该继承下去。最好的办法,其实也是先照着实施,三年之后,自己有深切的体认再来变更,以策安全。

建议

凡事先了解,然后求适应。有了心得之后,再力求改善,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做法。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