储值卡不能成了“贬值卡”
来源:北青网-北京青年报     时间:2023-08-29 06:24:11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戴先任

凭借炫酷的装饰、舒适度强的场地,全国连锁篮球馆“洛克公园”赢得了篮球爱好者的喜爱。而“洛克公园”店铺规定,消费者卡内余额低于35元就不能用卡。这一会员规则的制定引发不少消费者的非议。实际上,预付卡“余额不足”的纠纷并不少见,不少店铺为了诱导会员继续充值,都设有一定的门槛。

对商家来说,通过推出储值卡,有利于提高消费者黏性,也有利于资金回笼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通过交纳预付费,能够享受到“VIP服务”,消费也更为优惠。预付卡消费模式这本应能实现消费者与商家“双赢”,但一些商家推出储值卡却是机关算尽,并不想与消费者“共赢”,而只想“吃独食”,利用储值卡算计消费者。

比如进行消费限制,像什么节日不能使用会员卡、或是只能用于指定的商品结算;而同样的商品,用一些商家推出的购物卡进行结算反倒比其他的支付方式要贵不少……另外,还存在消费者退卡退余额难等问题。一些商家更是在收取消费者的预付费后选择“跑路”。储值卡成了“贬值卡”,让预付卡消费成了消费者权益损害的重灾区。

储值卡不能只是商家的“摇钱树”,也应该成为消费者的“储钱罐”。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消费限制,比如存在对于线上线下超市购物卡支付受限、付款方式不同价格不同等情况,给交易者设置障碍,这是霸王条款,已然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。如果双方事先没有对预付卡的使用方式和范围作出限制,事后却对消费者进行支付限制,这还构成了合同违约。如果储值卡支付比其他支付方式支付要花更多的钱,也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,涉嫌对预付卡持卡人的消费歧视。

预付费纠纷不断,原因在于预付卡消费仍存在监管盲区。如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预付费欠缺明确具体的规定;而且预付卡消费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,相关部门对于预付费纠纷自然就容易相互推诿,对维权的消费者“踢皮球”,从而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的困局。

要遏制预付卡消费乱象,监管必须要能跟上,不能让预付卡消费仍处于监管盲区,不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。近年来,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预付卡消费的监管条例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称将积极推动预付式消费立法。

对预付卡消费亟待戴上“紧箍”,筑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治防线。另外,消费者维权难度大、成本高,甚至可能“赢了官司却拿不回钱”,这些也是预付卡消费乱象难以遏制的原因所在。所以,要遏制预付卡消费乱象,还要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,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,增强消费者与商家的“博弈能力”;另外,还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,比如有必要设立退费机制,监管部门对商家付费缴付和使用进行限制等等。

储值卡不能成了“贬值卡”,预付卡不能成了“吞钱卡”。激活“监管关卡”才能让预付卡消费不再“卡”。立法和监管要能并行,要同时发力,并要能尽快对预付卡消费发挥规范作用。要从根本上遏制预付费乱象,保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维护良好的消费市场秩序。

供图/视觉中国

标签: